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告(第116号)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5:29:13  浏览:949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告(第116号)

农业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等


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告(第116号)
农业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及中美两国政府签署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有关规定,从即日起,中国允许进口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批准的屠宰加工厂生产的肉类,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须对出口的肉类进
行检验检疫,并出具卫生证书,证明出口肉类是卫生安全的。



2000年3月2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妥善处理农村救灾保险超付资金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 财政部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妥善处理农村救灾保险超付资金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财政局:
近几年,随着农村救灾保险试点工作的深入,试点地区已初步改变了单靠中央拿钱救灾的状况,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每年仍有一部分试点县(包括县级单位的市区、旗,下同)由于灾害损失严重,出现自有资金不足赔付的现象。为把超付问题处理好,充分发挥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
,国家扶持、社会资助为辅的救灾保险的积极作用,避免产生对保险超付的依赖性,逐步建立起分散超付风险的调节机制,以适应试点工作需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立农村救灾保险超付责任准备金。在救灾保险县,以县为单位,每年提取当年互济金(保费)总额的15%,上交地(市)和省民政部门,作为超付责任准备金。省和连片、非连片地区对县上交的超付责任准备金的分配比例为:连片试点区由地(市)和省分别掌握三分之一和三
分之二;非连片区则全部由省掌握。县发生超付时,由省或地(市)拨付最多不超过从该县当年所提取的超付责任准备金数额二倍的赔付款。
二、中央和省试行行设立农村救灾保险超付专项基金。中央从当年救灾款预算中确定一定的额度,作为超付专项资金。省级从当年救灾款中提取相当于保险试点县实行救灾保险前历年救灾款平均款数一半的金额,建立超付专项资金,逐年积累,用于解决大灾超付。地(市)或县是否建
立救灾保险专项资金,由省级民政、财政部门决定。
三、农村救灾保险超付资金(包括超付责任准备金和超付专项资金,下同)的拨付程序及方式。凡出现保险超付的县和地(市),经救灾保险组织会同同级民政部门反复查核后,逐级上报,分别由地(市)或省按上述规定从超付责任准备金中支付,如再出现超付,由省用超付专项资金
解决。省级(含计划单列市)所提取的超付责任准备金和超付专项资金不足赔付时,由省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上报,经民政部、财政部共同审定后,联合下达超付专项资金。保险范围内的灾害损失,通过对试点县给予超付补偿后,国家不再另拨救灾款。现阶段中央对省、省对连片
地(市)下达的超付专项资金,仍采取无偿拨付的形式;省对非连片县以及连片地(市)对县除应承担的超付责任准备金外,拨付的超付专项资金实行有偿与无偿各半的办法。
四、超付资金和管理使用。省和连片地(市)要分别将县上交的超付责任准备金、省从救灾款中提取的超付专项资金和中央拨付的超付专项资金中有偿回收部分按资金类别建立大灾超付基金。此项基金要按照规定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帐管理。当年结余部分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以上规定望各有关地区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的情况及问题及时报民政部、财政部。



1990年1月6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培训教师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培训教师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试行)的通知

安监总厅培训〔2012〕1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局:

为规范安全培训教师的培训与考核,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安全培训教师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省级安全监管局和煤矿安全监察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各二级、三级安全培训机构。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司反馈。

附件:安全培训教师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试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2012年12月31日



安全培训教师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试行)

    1 范围
    本大纲和考核标准规定了取得岗位证书的安全培训教师的基本条件、培训内容和考核要求。
    本大纲和考核标准适用于安全培训教师的培训和考核。
    2 申请取得安全培训教师岗位证书的基本条件
    2.1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具有一定的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三年以上现场实践经历或相关工作经历。
    2.3 具备与教学内容相关专业学历或职称。
    2.3.1申请取得一级、二级安全培训机构教师岗位证书的,应当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2.3.2申请取得三级安全培训机构教师岗位证书的,应当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助理级以上职称。
    2.3.3申请取得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教师岗位证书的,除具备2.3.1或2.3.2规定的学历或职称条件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
    3 培训大纲
    3.1 培训要求。
    3.1.1 应按照本大纲和考核标准的规定对安全培训教师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
    3.1.2 培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教学技巧、教学方法及教学掌控能力的训练;注重培训教师职业素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现代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将国家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和标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和理念及时纳入教学之中。
    3.1.3 通过培训,使安全培训教师了解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成人心理和成人培训特点;掌握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设计、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具备较强的成人培训教学组织能力。
    3.2 培训内容。
    3.2.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安全生产形势;
    b)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c)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等;
    d)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e)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3.2.2 培训教师的素养和业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培训教师的角色定位;
    b)培训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职业素养;
    c)安全培训的教学规律及现代培训理念;
    d)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
    e)成人培训的特点;
    f)课堂掌控能力与授课艺术。
    3.2.3 培训方法、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培训需求分析;
    b)培训设计;
    e)培训实施方法;
    d)培训效果评估;
    e)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
    f)培训方式方法;
    g)多媒体技术;
    h)培训课件制作技术。
    3.3 继续教育要求与内容。
    3.3.1 继续教育要求。
    3.3.3.1安全培训教师每年应接受继续教育。
    3.3.3.2 继续教育按照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组织进行。
    3.3.2 继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安全生产形势;
    b)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
    c)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安全技术要求;
    d)安全培训组织新理念、新方法。
    3.4 学时安排。
    3.4.1 培训时间应不少于56学时。
    3.4.2 继续教育时间每年应不少于40学时。
    具体培训学时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安全培训教师培训学时安排表
项目 培训内容 总学时 授课学时 研讨及演练学时

培训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12 12
培训教师的素养和业务能力 16 12 4
培训方法、技术的运用 24 16 8
教学能力考核 2
考试 2
合计 56 40 12
继续教育 安全生产形势 2 2
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技术规范 6 6
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安全技术要求 8 6 2
安全培训新理念、新方法 20 8 12
教学能力考核 2
考试 2
合计 40 22 14
    4 考核要求
    4.1 考核办法。
    4.1.1 考核的分类和范围。
    4.1.1.1安全培训教师的考核分为理论基础知识考核和教学能力考核。
    4.1.1.2 安全培训教师的考核范围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1.2 考核方式。
    4.1.2.1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采用笔试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80分及以上为合格。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1.2.2教学能力考核可通过采取现场授课,也可通过课程设计或课件制作、撰写论文、面试答辩等方法进行。考核成绩评定为优、良、合格、不合格。
    4.1.2.3理论基础知识、教学能力考核均合格者为考核合格。考核不合格者经本人申请可允许补考一次。
    4.1.3 考核内容的层次和比重。
    4.1.3.1理论基础知识考核内容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按20%、30%、50%的比重进行考核。
    4.1.3.2 教学能力考核内容分为熟悉和掌握两个层次,按30%、70%的比重进行考核。
    4.2 考核要点。
    4.2.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了解安全生产基本形势;
    b)熟悉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c)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d)了解安全生产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等;
    e)掌握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f)熟悉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4.2.2 培训教师的素养和业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了解培训教师的角色定位;
    b)熟悉培训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职业素养;
    c)熟悉安全培训的教学规律及现代培训理念;
    d)了解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
    e)了解成人培训的特点;
    f)掌握课堂掌控能力与授课艺术。
    4.2.3 培训方法、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掌握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b)熟悉培训设计方法;
    c)熟悉培训实施方法;
    d)掌握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e)掌握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
    f)熟悉培训方式方法;
    g)熟悉多媒体技术;
    h)掌握培训课件制作技术。
    4.3 继续教育考核要求与内容。
    4.3.1继续教育考核要求。
    安全培训教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都应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按照本标准4.3.2的要求进行,并做好考核记录。
    4.3.2 继续教育考核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了解安全生产形势;
    b)熟悉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
    c)了解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安全技术要求;
    d)掌握安全培训新理念、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