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5 14:43:03  浏览:81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11年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属于本法所附《车船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车辆、船舶(以下简称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为车船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缴纳车船税。

第二条 车船的适用税额依照本法所附《车船税税目税额表》执行。

车辆的具体适用税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本法所附《车船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税额幅度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

船舶的具体适用税额由国务院在本法所附《车船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确定。

第三条 下列车船免征车船税:

(一)捕捞、养殖渔船;

(二)军队、武装警察部队专用的车船;

(三)警用车船;

(四)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及其有关人员的车船。

第四条 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对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纳税困难以及有其他特殊原因确需减税、免税的,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对公共交通车船,农村居民拥有并主要在农村地区使用的摩托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定期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

第六条 从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在收取保险费时依法代收车船税,并出具代收税款凭证。

第七条 车船税的纳税地点为车船的登记地或者车船税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车船,车船税的纳税地点为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所在地。

第八条 车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车船所有权或者管理权的当月。

第九条 车船税按年申报缴纳。具体申报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条 公安、交通运输、农业、渔业等车船登记管理部门、船舶检验机构和车船税扣缴义务人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提供车船有关信息等方面,协助税务机关加强车船税的征收管理。

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申请办理车辆相关登记、定期检验手续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依法纳税或者免税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查后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 车船税的征收管理,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十三条 本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12月29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附:

车船税税目税额表

税 目
计税单位
年基准税额
备 注

乘用车〔按发动机汽缸容量(排气量)分档〕
1.0升(含)以下的
每辆
60元至360元
核定载客人数9人(含)以下

1.0升以上至1.6升(含)的
300元至540元

1.6升以上至2.0升(含)的
360元至660元

2.0升以上至2.5升(含)的
660元至1200元

2.5升以上至3.0升(含)的
1200元至2400元

3.0升以上至4.0升(含)的
2400元至3600元

4.0升以上的
3600元至5400元

商用车
客 车
每辆
480元至1440元
核定载客人数9人以上,包括电车

货 车
整备质量每吨
16元至120元
包括半挂牵引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等

挂车

整备质量每吨
按照货车税额的50%计算


其他车辆
专用作业车
整备质量每吨
16元至120元
不包括拖拉机

轮式专用机械车
16元至120元

摩托车

每辆
36元至180元


船舶
机动船舶
净吨位每吨
3元至6元
拖船、非机动驳船分别按照机动船舶税额的50%计算

游 艇
艇身长度每米
600元至2000元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对转基因烟草监控的通知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文件
国烟科[2003]387号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对转基因烟草监控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大连、深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各省级工业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青州烟草研究所:
  为确保烟叶及其制品中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维护我国出口烟叶及其制品的质量和信誉,在继续严格执行《烟草基因工程研究及其应用管理办法》(国烟法[1998]168号)的基础上,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局(总公司)”)决定进一步加强对转基因烟草的监控。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各省级烟草专卖局(公司)和工业公司要高度重视预防转基因烟叶释放工作。要把杜绝烟叶中混有转基因烟叶当做重合同、守信用,维护中国烟草质量信誉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督查;要组织力量,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狠抓落实。
  二、各省级烟叶管理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加大对良种繁育基地种子的繁育、加工和供应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烟草种子供应和农民用种情况的监督管理。种子经营单位必须确保种子质量;各有关分、县公司要实行烟草种子发放、使用情况的户籍化管理,建立严格的种子发放、使用检查制度和详细的种子发放、使用档案。有关工作必须责任到人,落实到户。
  三、坚决杜绝劣杂品种、私自繁育品种、未经审定品种、不明来源品种或可能的转基因品种的种植。省级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要对烟草种子严格把关;转基因品种烟草的研究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凡未经国家局(总公司)批准,严禁转基因品种烟草在田间试验、示范和释放。否则,国家局(总公司)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各级烟叶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责任人负责制,确保使用有生产经营认证证书的良种繁育基地或种子公司的烟草优良种子。因种植自留种、劣杂品种、未经审定品种或来历不明种子而出现转基因问题的,烟草种子经营单位、有关烟草公司都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国家局(总公司)将严肃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五、各烟叶产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生产技术规程和监控方法,严格管理,不留死角,并加强与中烟进出口集团各有关成员企业的衔接和沟通。要从烟叶生产、收购、调运到打叶复烤、供货建立起一整套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国内使用和出口的烟叶及相关产品中没有转基因成分,特别要严防出口烟叶及相关产品(包括烟梗、碎烟片以及委托外方加工再造烟叶的烟梗、烟沫等原料)和生产出口卷烟用的烟叶及相关产品有转基因成分。
  六、各级烟叶公司要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在烟叶种植过程中使用可诱发烟叶转基因检测结果呈假阳性的农药、化肥等相关产品。各卷烟生产企业在卷烟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可诱发烟叶转基因检测结果呈假阳性的产品或技术。
  七、各打叶复烤加工企业要按照防止烟草转基因释放的总体要求,制定严格、周密的打叶复烤烟叶加工规程,包括对加工的烟叶登记造册,详细记录烟叶的产地、等级、质量等情况,按规定留样备查,及时对相关的生产设备进行严格清洗等。严禁打叶复烤加工企业加工来历不明且未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的烟叶。
  八、国家局(总公司)责成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不定期地对烟草种子、鲜(干)烟叶、片烟和卷烟进行转基因成分的抽查,特别要对部分重点烟叶产区进行监督抽检,各有关单位应积极配合有关工作。
  九、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出口烟叶及相关产品实行送检制。各货源供应单位要按中国烟草进出口集团公司的要求送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经该站检测确认没有转基因成分并出具检验证明后方可交货(有关的检测费用由供货方支付);中烟进出口集团各有关成员单位在接收出口烟叶及相关产品前,须查验供货方提交的由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出具的转基因成分检验合格证明。若供货方不能出具此证明,则任何单位不得接收。
  十、出口卷烟的目标市场系转基因敏感地区的,对用于生产出口卷烟的各种原料(包括烟叶、烟梗、烟沫、膨胀烟丝、再造烟叶等),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验,以确认所用原料没有转基因成分(检测费用由卷烟生产企业支付)。出口卷烟生产企业必须建立详细的原料使用档案,加强对含有转基因成分原料的预防管理,并在出口卷烟交货前送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进行卷烟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检测费用由卷烟生产企业支付),确认没有转基因成分后,由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出具检验合格证明。中国烟草进出口集团公司所属各经营卷烟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在接收出口卷烟前,须查验供货方提交的由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出具的转基因成分检验合格证明。若供货方不能出具此证明,则任何单位不得接收。
  十一、凡发现出口烟叶及相关产品或出口卷烟中有转基因成分,有关单位须立即报国家局(总公司),同时供货方要无条件接受退货,由此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全部由供货方承担。
  十二、再造烟叶与膨胀烟丝生产企业可参照对打叶复烤加工企业的有关要求制定严格的加工规程,建立完善的加工过程档案,确保产品没有转基因成分。
  各相关单位可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以保证我国烟草贸易的顺利进行。

二00三年七月八日

卫生部关于加强和改善生物制品供应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和改善生物制品供应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卫生防疫战线使用生物制品这个有力武器,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普及,各省、市、自治区卫生防疫部门已从一年一次的突击接种,逐步过渡到按季、按月、按周安排预防接种,这一新的改革对
生物制品的生产、供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去冬今春以来,湖南、湖北、广西、河南等省相继来电、来函反映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麻疹疫苗未按合同供货,有的催货竟达21次之多仍无结果,严重影响计划免疫工作任务的完成,不仅给防疫部门在经济上造成损失,还将会
造成麻疹疫情的回升;四川、浙江等省反映有些研究所的狂犬疫苗不能及时供应,影响了被犬咬伤患者的及时预防;在使用部门,有的省、市、自治区防疫站对本地区使用制品计划不周,非多即少。今年以来,退货和追加订货的现象也屡有发生,打乱了生产计划,对计划供应工作带来一定
困难。为了调整生产和使用的关系,解决存在的问题,特通知如下:
一、生物制品是防病治病、战备、救灾的重要手段,各生物制品研究所要进一步牢固地确立一切为防病治病服务的指导思想,防止和克服官商作风,既要防止单纯追求产值,又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觉地适应卫生防疫工作的改革,全心全意为卫生防疫工作服务,目前,要强调
坚决执行订货合同。安排好生产,千方百计提高制品质量,改进剂型、规格,增加生产品种,保证提供质量高、效果好、使用方便的制品,以适应计划免疫工作的新形势。
二、现行的生物制品供应体制是30年一贯制的“划区供应”办法,不利于促进生产、提高制品质量,不利于改善经营管理,对这种“划地为牢”、保护落后的体制必须彻底进行改革,逐步实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在计划免疫总体计划下,各省、市、自治区
卫生防疫部门可对各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产品择优选购、不加限制,以鼓励先进,相互学习,促进生物制品的提高和发展。现决定1985年生物制品订货先以计划免疫的四种制品(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开始试行,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三、为贯彻择优选购的原则,供需双方必须严格执行供应合同,对双方签定的有约束力的经济合同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任意改变。生物制品研究所必须按质、按量、按时供应制品,凡不能保证质量、无能力供应的制品或不能满足防疫部门订货计划的,应提前半年报部药政局,统一调剂
生产计划;不按合同执行又不提前报告,影响计划免疫工作者,按未完成供应计划论,负责赔偿需方的经济损失,并由部视情扣发奖金,或给以行政处分,凡因不按时供货造成疾病流行和严重后果者,要追究法律责任。各卫生防疫部门应加强生物制品特别对计划免疫四种制品订货的计划性
,不得随意追加或退货;临时追加或退货,亦应承担供方的经济损失;遇特殊情况,需提前3-6个月报部防疫司、药政局,经审批后统一安排计划。希各生物制品研究所与有关卫生防疫部门共同协商草拟供应合同条款,于六月底以前报部汇总。拟在今年八月召开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卫
生防疫部门参加的1985年度全国生物制品计划平衡会议上,认真讨论制订具体的生物制品供应办法。
四、各生物制品研究所是50年代先后建立的,几十年来未进行技术改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制品质量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规程的要求,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远远不能适应全国防病的需要。目前国际上正在酝酿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国内也在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以
提高产品质量。生物制品必须迎头赶上。我部将争取把生物制品的技术改造纳入到全国计划中去,设法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分期分批的对各类制品进行技术改造,力争在“七五”期间基本改变面貌。与此同时,各所应合理安排现有资金、设备、人力,克服困难,把能改进的工作切实抓好
,不要“等”和“靠”。
各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防疫站都要树雄心、立壮志,以整党精神,解放思想,总结经验,勇于改革,边整边改,彻底改变生物制品的生产和使用的面貌。



1984年4月6日